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懷孕」標籤的文章

【孕媽咪新聞】孕婦外拍「萬蜂蓋肚」被螫3次 預產期前6天胎死腹中...

圖片
▲拍萬蜂蓋肚照,美國孕婦臨近預產期才得知胎死腹中。(圖/翻攝自DailyMail) 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 美國俄亥俄州從事養蜂工作的33歲孕婦米勒(Emily Mueller),早前曾拍下2萬隻蜜蜂蓋住渾圓孕肚的照片,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。雖然拍攝影期間她沒發生甚麼事,但過去曾經流產2次的她,在預產期前6天發現腹中的胎兒已經死亡,讓這對原本相當期待新生命的夫婦悲痛萬分。 米勒表示,自從小時候收到父親給的蜂巢後,蜜蜂在她的生命中就有著十分特別的意義。她和丈夫現在一起從事有關蜜蜂的工作,他們的公司擁有24個蜂箱,共有120萬隻蜜蜂。今年8月, 米勒與2萬隻蜜蜂一起外拍孕婦照,「很多人覺得我瘋了,但拍攝期間我只被蜜蜂輕輕螫了3次,而且沒有一次螫在肚皮」 。 米勒坦言,蜜蜂是他們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,所以才會想跟蜜蜂們一起合影紀念。 就在預產期的前6天,她感到胎兒停止活動,子宮收縮也不如以往。米勒心知不妙,但仍並對自己說,「寶寶只是在睡覺,沒事的」,但入院檢查後確認寶寶已經死亡。 米勒並不認為是拍「萬蜂蓋肚」照的關係導致胎死腹中,更大可能是因為血栓塞,因為家族有其他親人也曾因為這個原因而小產。目前夫婦倆已把胎盤送往檢驗,希望能查明寶寶的死因。 ▼米勒說蜜蜂是她生命很重要的部分。(圖/翻攝自Emily Mueller臉書) 文章截自:http://bit.ly/2j1dDyp

驚喜兩條線之後?懷孕初期7大疑問一次解答

圖片
當驗孕棒出現兩條線以後,妳已升格為媽媽,許多過去從沒想過的問題接踵而來,明明看起來很簡單的生活問題,卻因考慮到寶寶而不知該如何應對,例如懷孕後超嗜睡我是怎麼了?孕婦生病都是看婦產科嗎?懷孕後咖啡一定要戒嗎?能喝多少?來看專業解答與其他媽咪的意見。 1.孕婦感冒、生病通通都是看婦產科嗎? 根據衛福部建議,孕婦若發生感冒、尿道炎、膀胱炎或不明原因引起的下腹痛,可先找婦產科醫師,來開立適合孕婦使用的藥物,若需做後續診斷或治療時,再轉診至各專科。BabyHome的孕媽咪若生病,大部分也都先至婦產科尋求醫師建議,也有少部分會去一般耳鼻喉科或內科診所求診,但會事前告知醫師已懷孕,以便請醫師開藥時特別注意。 2.懷孕以後聽說咖啡要少喝,那可以喝多少? 許多人愛好咖啡,在發現自己懷孕後面臨不知該不該繼續喝的困擾,衛福部建議孕婦最好減少咖啡、茶量,一天最多不能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,約等於一杯的量。 咖啡因過多對孕婦的影響 A.影響孕媽咪對鈣、鐵的吸收,引起貧血、鈣質流失及骨質疏鬆。 B.飲用過量會增加流產機率。 C.可能造成出生嬰兒體重過輕及發育遲緩的風險。 3.懷孕後超嗜睡,怎麼會這樣? 懷孕初期媽咪身體產生大轉變,因荷爾蒙變化影響黃體素分泌,造成肌肉鬆弛無力、疲倦感大增,所以孕媽咪才會處於昏昏欲睡的狀態。這種狀況約在懷孕第三、四個月荷爾蒙穩定後,會稍微改善。 BabyHome的媽咪分享自己超誇張的嗜睡經驗談,例如在家一天睡14個小時還是精神不好;還有人覺得自己得了嗜睡症,上班提不起勁,午休時間太短睡不過癮,而且回家幾乎都在睡;甚至有人說無時無刻不想睡,還被老公開玩笑問是不是被豬附身了! 4.懷孕後我還能化妝嗎? 從女人變成媽咪,有化妝習慣的你發現自己懷孕後,隔天出門時是否曾懷疑到底能不能繼續化妝?其實化妝品對孕婦皮膚是種負擔,衛福部建議準媽媽們最好先對使用的彩妝品成分多了解,使用天然、無特殊香味的彩妝。 孕媽咪化妝品停看聽3準則 A. 避免使用含磷苯二甲酸的產品:化妝品中以粉餅、口紅、眼影及眼線筆等產品需特別注意,因為可能使用磷苯二甲酸來保持香味,成分屬環境荷爾蒙,容易造成胎兒生殖器官異常或誘發性早熟。 B. 重金屬物質OUT:不少化妝品含有鉛、汞等重金屬物質,若濃度過高容易影響...

【好孕提醒】懷孕后 孕媽必做10個居家改變

確認懷孕之後,孕媽媽們就開始體會孕期的巨大變化了,從孕早期的嘔吐到孕晚期的大腹便便,身體的疲倦不言而喻,懷孕帶來的情緒落差也讓自己驚訝。為了小生命的順利到來,孕媽媽們要主動學習身體和心理變化的應對之策。除此之外,還應注意居家改變,因為這關係到孕媽媽和胎兒的安全和健康。下面是孕媽媽必做的10大居家改變。 1.把家中尖角的地方包成軟角 懷孕后,孕媽媽要把家中比較尖的桌角、牆邊、櫃檯邊等包起來,以免孕媽媽的肚子撞到尖角,也能避免孩子出生后不小心撞上。如果你想美觀一點,就花點錢買專業的安全貼角。如果你嫌麻煩,用一些游泳用的就生泡沫條剪開包起來也是一樣的。還有些有心的媽媽,用布一層層地包紮起來形成一些好看裝飾。 過來人經驗分享 孕5月的時候,我吃完飯起身時沒站穩,不小心碰到了長方形飯桌的桌角。當時既心痛又擔心,痛還是次要的,最擔心的是怕傷到胎兒,真的是很責怪自己怎麼這麼不小心。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,當天我就買了安全貼角,把家中每一個尖角都仔細地貼上,以後就算有意外發生也不用擔心肚子會撞了。 2.把日常用的東西放到容易拿的地方 孕婦的肚子會越來越大,身體的行動力也越來越差,為了安全,是不適宜爬上爬下的。因此,在孕早期肚子還不明顯、行動力還不受影響的時候,孕媽媽可以把常用的洗漱用品、廚房用品、衣服等等統一放到站著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,這樣會方便很多,也能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。 3.把電線這些容易絆倒的東西收拾好 電線和插座都是很危險的物品,孕媽媽易絆倒不說,寶寶出生以後也很喜歡抓著玩。安全起見,孕媽媽還是把這類危險的東西收拾在不容易踩到的地方為好,也可以用專門的電線收納盒來收納。另外,還要把插座上空閑的插頭用安全插頭插上,以防寶寶出生后無意中碰到。 過來人經驗分享 我懷孕5個月的時候,肚子已經很大,低下頭已經看不到自己的腳了,更難看到地上的電線之類的。幸好我一早就把電線用安全筒統一收好放在角落裡,才不會絆倒自己。 4.光滑的地面做好防滑工作 孕媽媽洗澡的時候,地上比較濕滑,最怕的就是滑倒,以前聽過有孕婦洗澡摔傷的。廁所、廚房的地面上也經常有水,孕媽媽走在上面也容易滑倒。所以像廚房、廁所以及洗澡的浴缸這樣的地方,最好加一張防滑墊。雖然說防滑墊不容易清洗,但懷孕期間還是以安全為主,意外可是沒有人會預料到的,小心為上。而且以後寶寶也是...

懷孕后再懶這件事也要及時做,不然受罪的是自己

李女士已經懷孕六個多月了,並且總是感覺想上廁所,基本上每半個小時上一次廁所,對於一個本身比較懶的人來說,這麼頻繁的上廁所就像一個詛咒一樣,特別是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,更加不舒服,前些日子,王女士為了追劇,一口氣看了五集才去上廁所,足足憋了兩個多小時,等出來以後只覺得小腹疼,十分難受。 我想,肯定不止李女士一位孕婦在懷孕期間有尿頻的感覺,並且也有不少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要憋尿,但是,大家一定要注意,在懷孕期間憋尿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影響。 一、泌尿系統感染 懷著小寶寶的時候,媽媽們長時間憋尿容易引發尿路感染,因為在懷孕后,女性生殖道的分泌物會比之前多很多,加上受懷孕的影響,細菌更容易生長,長時間憋尿的話,就不能及時把細菌沖走,因此可能會誘發泌尿系統感染。 二、尿毒症 一般來說,人體的膀胱彈性都是很充足的,身體里憋的尿越多,膀胱也會相應的變大,如果一直憋著尿,時間比較長的話,膀胱也會長時間處於伸張的狀態,長時間下去膀胱也會因此失去一些彈性,除此之外,人體的毒素更需要通過排尿排出體外,長時間憋尿,就很容易引發一些疾病,好比尿毒症,不過懷孕的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這種情況的發生,因為由憋尿而引起尿毒症的概率是特別低的。 網址來源:https://www.xcnnews.com/baby/55561.html

懷孕保持身材 寶寶恐"營養不良"

圖片
現在好多女明星懷孕了,但身材居然還保持的很好,像是六月第一胎只胖了5.5公斤!讓很多孕媽媽都決定要跟著看齊,但切記,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,要是飲食控制的太過分,而讓寶寶出生體重在2500公克以下,可是很容易出現血糖過低、新陳代謝等問題,甚至體內的器官也會出狀況。 懷孕的時候,也要跟肥肉SAYNO,像是六月第一胎懷孕過程,只多了5.5公斤,還有ANGELABABY懷孕七個月的照片,沒看到肚子還是青春少女! 好多孕媽媽想要產後,身材一樣窈窕,體重控制的好嚴格!不過正常吃和營養均衡,那就沒問題,只是如果媽媽控制的太魔鬼,且寶寶生下來體重2500公克以下,小心寶寶身體可能出問題。 尤其是在營養不足的時候,寶寶在生長發育,自然會以腦部優先,也有醫師說,這樣可能會造成心、肺、腎臟的問題,連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都變高!所以囉!媽媽要控制體重,得聽從醫師指示,可別瘦了自己害了寶寶! 網址來源:http://bit.ly/2nla0Va

寶寶大腦發展關鍵營養素 醫師:懷孕開始就要攝取

圖片
▲胚胎開始發展3個月到3歲前,寶寶腦部就會進入快速發育階段,因此許多婦產科醫師建議,從進入第二孕期開始就應該要注意DHA的補充。 隨著科學的進步,現代媽咪的孕期營養品選擇也越來越多。許多媽咪都知道,在懷孕期間,營養品的補充除了可以幫助媽媽獲取基本所需的營養外,也是在為肚子裡寶寶的發展盡一份心力。然而孕期要攝取的營養這麼多,除了廣為人知的葉酸及綜合維他命外,還有什麼是醫師會特別建議需要加強補充的呢? 博愛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醫師表示,準媽媽們從預備懷孕開始,就應注意DHA的攝取,DHA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有助於嬰幼兒的大腦及視網膜發展,因為胚胎開始發展3個月到3歲前,腦部就會進入快速發育階段,因此許多婦產科醫師均建議,DHA應該要從進入第二孕期開始補充。 而到產後,DHA的補充也應當持續。因為新生兒的大腦在哺乳期間仍會持續快速發育到3歲。因此產後持續補充DHA將有助於增加母乳中的DHA含量,並透過哺乳將DHA傳遞至寶寶體內,幫助寶寶大腦發展。 ▲曾翌捷醫師強調,懷孕期間攝取DHA,是寶寶腦部發育成長的關鍵,也是日後學習力的基礎,而攝取關鍵營養素的準媽媽們最好從計畫懷孕開始「盡早打底」,除注意日常飲食攝取外,也可適時搭配營養品補充DHA。 圖/曾翌捷醫師/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懷孕至哺乳期DHA的攝取量是每天約200mg。而來源上,深海魚類中雖含豐富的DHA,但是隨著海洋環境遭到污染,可能會有重金屬殘留問題。且考慮到有些孕婦可能不愛吃魚、害怕魚腥味,或是擔心攝取到來源不明的魚油,婦產科醫師通常建議可透過藻類萃取的藻油來補充DHA,其DHA成分較為純淨,且當中不含EPA,不必擔心影響到生產時的抗凝血問題,是個較安全且健康的選擇。 曾翌捷醫師強調,懷孕期間攝取DHA,是寶寶腦部發育成長的關鍵,也是日後學習力的基礎,而攝取關鍵營養素的準媽媽們最好從計畫懷孕開始「盡早打底」,除注意日常飲食攝取外,也可適時搭配營養品補充DHA。產後除了持續補充DHA外,適量的替寶寶補充葉黃素、膽素等幫助腦部發展的重要營養,搭配充足的感官刺激,才能幫助寶寶奠定良好的智力發展及手眼協調能力。 網址來源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8429/2334215

【育兒好簡單】研究證實:懷孕會變笨、母愛是內建模式

圖片
社群媒體中時常可以看見媽媽們的抱怨:「為什麼讓爸爸照顧小孩,最後兩人卻玩在一起?」或是,「爸爸們認為照顧孩子,就只要在『同一空間』就可以了,所以就看自己的電視、滑自己的手機,孩子自己在旁邊玩!」   種種的抱怨,讓不少媽媽認為,父親愛孩子較少、父愛不足。但事實上,母親們也別苛責先生,有研究指出,「母愛」是天生的,而這種能力是男人不具備的,所以母愛是母親的內建模式!   小兒科主任楊為傑表示,因為女性獨有的「懷孕」過程,讓大腦產生變化,而這變化也是孕育母愛的歷程。在2016年12月的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中指出,科學家發現,懷胎十月會讓大腦皮質部位的體積減少,皮質部位主要是負責認知、社交、記憶與情緒。   雖然懷孕僅有十個月,但大腦的變化卻會持續長達2年,其中負責記憶部位的海馬迴會恢復到產前的體積,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女性都說「懷孕會變笨」的原因,但產後就可以慢慢恢復到產前的狀態了。   而且,科學家也發現,當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時,大腦的某些部位會明顯活化、功能發揮得更明顯,而那些明顯活化的部位就是懷孕十個月時體積減少的部位。因此,科學家研判,孕婦在懷孕期間內,大腦皮質部位體積減少得越多,日後母親與孩子的感情依附越親密、感情越好。   也就是說,在準媽媽的孕期當中,因為懷孕讓母親的大腦「重組」了,重組後大腦更能適應身為母親的多種技能,楊為傑醫師說,而且許多母親們會「「母愛大爆發」,或者是「降低對嬰兒的厭惡感」。   大腦皮質體積減少,是否是大腦萎縮之意?楊主任解釋,在我們的一生當中,大腦為了因應外在環境,會不斷的變化,研究也指出,人到達中年時,大腦成熟度到達顛峰,「以雕塑來比喻,一塊原石,在大師的手藝之下,才變成藝術品。從原石變為藝術品的過程,體積當然減少了,但是卻更精緻,更有用了!」   楊為傑主任說,母親除了母愛大爆發之外,大腦中控管社交能力的部位也因為育兒的過程中得到提升,而母親也因為懷孕生產過程中得到了「解讀嬰兒狀態」的能力,這也是為什麼孩子與母親的依附感會如此強烈的原因,因此,母親們了解孩子、懂孩子,是一種天性。   楊為傑主任認為,從研究中證實,懷孕歷經的一切是有價值的,過程中不僅改變了大腦,也讓一位女性成為一位母親,這是數百萬年來演化的結果,也是大自然法則。 ...

【好孕好運】準媽媽假性陣痛多 3現象立刻入院待產

圖片
記者  許碩穎  報導 不少即將臨盆的準媽媽們相信早點入院待產就可早點生完孩子,但事實上,太早入院待產可能會使生產過程拉長。醫師指出,入院待產最佳的時機就是出現落紅、破水、規律陣痛時。 不少媽媽相信「早點入院待產,就能早點生完孩子」,是真的?北市一名25歲的準媽媽,在懷孕39週時發現下腹部酸酸的,腰部疼痛,分泌物還帶著血絲。 這位即將臨盆的準媽媽立刻到婦產科急診並檢查,希望能在醫院待產,但醫師發現,孕婦的子宮口還沒開,監測子宮收縮也不規則,因此醫師認為可先返家休息,等到陣痛與出現規律宮縮時再入院。 收治病例的康寧醫院婦產科尹長生醫師指出,這名準媽媽身高約160公分,孕前體重50公斤,孕期最重時為57.9公斤,胎兒約在3千克上下,經醫師評估,應該為假性陣痛,而且還未進入早期產痛(early labor)產程,也尚未進第一期潛伏期(latest phase)。 這名媽媽回家洗澡休息後,開始出現規律的陣痛,子宮口也擴大到6公分,入院2小時候開始產程,全程僅花了5小時,產下了一名2800克的男嬰。從此案例來看,太早入院待產,並不會加速生產過程。 如何分辨假性產痛? 不少懷孕媽媽到了快足月時都經常有陣痛,甚至天天發生,讓準媽媽緊張不已。尹長生醫師指出,臨床上,醫師會先使用胎心監測器,測定宮縮是否規則(約10分鐘收縮一次),並由醫護進行內診,如果宮口有持續的擴張變薄,就可稱為產痛;若無擴張,則有可能是假性產痛。而待產的時間可能長達 18-24 小時或更久,但仍然在假性產痛的範圍內。 何時入院待產? 產程可分為: 第一階段:潛伏期(約10分鐘1次規則的宮縮,子宮口開約4-6公分) 第二階段:快速活動期(3-5分鐘宮縮1次) 第三階段:宮口開全(10cm)後,1-2小時後生產。 由於第一階段的潛伏期可能相當久,12到20小時皆有可能,究竟何時入院其實仍是未定的難題。 但若是孕婦出現 3 現象:破水、大量出血、規則陣痛時,建議立刻入院。 至於,早入院、早生產的說話,醫學尚無明確學理。但有研究指出,仍在潛伏期的懷孕媽媽,入院待產後反而容易有難產的現象,更易接受減痛處理及藥物引產,還有羊膜發炎等狀況,所以太早入院待產反而會有不良效應。 雖無明確的指引指出何時必須入院待產,然而卻有不少敏感的懷孕媽媽因假性產痛,多次到醫院急診卻被「退貨」、白跑一趟...